花都资讯>>文化

万事由心生,做人要常怀“六心”

2023年07月19日01:03 | 来源:花都资讯
小字号
应当做到心中无贫富、眼中无贵贱、言中无尊卑,我们应该高度注意清理区别心、物我心、自利心、为我心、贪着心、排异心,宽恕不同的事情,包含着期待、尊重、信任、热爱等诸多情感,务必怀有海阔天空的包容心,无不懂得自律,是培养一个人坚韧不拔、持之以恒的品格的过程,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。

一、平等心。众生万物本质上、本性上都是平等的。人,生而平等,都是尊贵的生命,精神上是平等的。人生在世,君子之道,应当做到心中无贫富、眼中无贵贱、言中无尊卑,行动无势利,一视同仁,平等对待。现实社会中,有许多人“看人下菜碟”,对有权有势的尊贵者,馅媚奉承;对于己无用或地位低下者,不屑一顾。因此,我们应该高度注意清理区别心、物我心、自利心、为我心、贪着心、排异心。

二、宽容心。宽容是一种智慧,是指能够接受反对的意见,包容相左的想法,宽恕不同的事情,包含着期待、尊重、信任、热爱等诸多情感。大丈夫生于世间,务必怀有海阔天空的包容心。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心中那堵将这一切挡在门外的墙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人无完人。让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在对待他人的错误、批评、攻击等时,需要的不是耿耿于怀,而是一份宁静、平和的心境,是一种豁达、大度的胸怀,不被诱惑和私欲所奴役,不为名利和权势所羁绊。

三、自律心。是指要严于律已、严格要求自已。自律,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。凡成功者,无不懂得自律。自律的方式,一般来说有两种:一是去做应该做而不愿或不想做的事情;二是不做不能做、不应该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。自律和意志是紧密相连的,意志薄弱者,自律能力较差;意志顽强者,自律能力较强。因此,加强自律也是磨练意志的长期过程,是培养一个人坚韧不拔、持之以恒的品格的过程,要勇敢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。面对任何事情,都要心中有把尺,手中有个度,眼中有个衡,想问题做事情,克制欲望和利益的诱惑,有理智、守法度。

四、进取心。是指不满足于现状,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。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,一个重要推动力量,就是我们人类不断的进取心。人的能力,来源于不断地学习、思考、探索,来源于不断地实践、体验、提高,还源于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、丰富、运用。因此,要做到勤于学习、善于学习,学以致用;要做到勤于思考、善于思考、三思后行;要做到勤于实践、善于实践、勇于实践。人具有进取心,才有强烈的好胜心,不甘落后,勇于向未知领域挑战;才有强烈的求知欲,主动学习,更新知识,不断发现新问题、接受新事物、提高新能力;才有新的目标和方向,自我发展,努力奋斗,取得新成就。

五、感恩心。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,铭记在心。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。感恩,是一种认同,是一种回报,是一种钦佩,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美好情感。人生不易,要懂得珍惜;人生为人,要懂得感恩。任何时候都要怀有一颗平静的心,感恩生活给我们的苦乐酸甜,让我们能够不断成长;感恩别人的付出和帮助,让我们一次次度过难关。人一辈子,要记得感恩四种人:一是给你生命、生你养你的人;二是能够与你同甘共苦、共患难的人;三是在你跌倒后能够扶你起来的人;四是在你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依然不离不弃的人。

六、敬畏心。是人在面对权威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带有尊敬、恐惧及惊奇的感受,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。比如,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,对于道德、法律、纪律、社会评价等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。南宋学者朱熹在《中庸注》中说:“君子之心,常存敬畏。”敬,是指尊重、恭敬有礼;畏,是指心存戒惧,不去触犯。因敬而效法,因畏而规避,内心不存邪念,外表端庄恭敬。我们必须时刻警醒自己:上敬畏天,不遭天灾;下敬畏地,免受地谴;事敬畏德,不惹众怒;行敬畏法,不犯天条;官敬畏民,不负重托。敬畏祖先,不违孝道;敬畏父母,不枉人生;敬畏师长,不忘传承。敬畏舆论,不自作孽;敬畏信誉,不泯人性;敬畏历史,不忘过去;敬畏人生,不负时光;敬畏生命,活在当下。凡事,有所为有所不为,常怀敬畏之心,常修为人之德,常思贪欲之害,常行仁爱之为;心有所正,言有所规,行有所止;低调做人、谨言慎行,守住底线、不越界线。

返回顶部